开心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牧牛图颂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刚才看到十牛图,想起以前看到的牧牛图颂,所述有异曲同工之妙。讲述修行过程中,调伏心猿意马的过程,很有趣,供大家参考.


  所述境界不必追求,当做是一种印证就好,只管不断地积德再积德,谦下再谦下,认真再认真,一心一意修光明大道,这些境界自会一一得以验证.


  表现禅宗修行阶次的十幅图画。各图都以牛为喻,因此称为十牛图或牧牛图。这十图的名称依次为︰寻牛、见迹、见牛、得牛、牧牛、骑牛归家、忘牛存人、人牛俱忘、返本还源、入廛垂手。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牧牛图颂








禅门牧牛图,世尊拈花指;

此事惟亲证,知解终不到。



十二世纪,廓庵禅师著了一本名为《十牛图》的书,成为禅门中的至宝。他绘制了禅宗的《十牛图》,并以诗偈和散文加以评唱,形象地展现了由修行到证悟的体悟过程。


一、寻牛:从来不失  何用追寻

第一寻牛,即寻求业已失散的心牛。所谓“心牛”,就是真实的自己,是生命的本体,也就是临济和尚所讲的无位真人,这一阶段是立志求道的阶段。

茫茫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

力尽身疲无处觅,但闻枫树晚蝉吟。


不过,实际上心牛(无相的自己)从未失去。真人总是在我们的面门,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中出入。仅仅由于缺乏正确的自觉,而与本来的自己疏远了。根本没有必要从外从他而求。只要照顾好自己脚下就行了。

著语:从来不失,何用追寻?由背觉以成疏,在向尘而遂失。家山渐远,歧路依差;得失炽然,是非蜂起! 诗的意思很明了,在此不再复述。暂且谈一下著语大义。心牛从来就没有失去,哪里用得着去追寻?由于缺乏自觉以致与心牛疏远,在尘世的迷乱中心牛逐渐被淹没。离本来的自我愈来愈远,前路参差峻峨。于是得失之心愈盛,是非之争更烈。



二、见迹:依经解义  阅教知踪
《十牛图》的第二图为见迹,只是发现了心牛的足迹。这是一个阅读经书禅典,谛聆师家教诲,理解佛教法理的阶段。
通过这一阶段,从而知晓一切都是独立存在的,而它们却处于矛盾的统一之中;明白万物的客观与自我的主观是息息相关的存在;理解万法都是一个心牛的千变万化,即一切存在都是本来的自我的变体的禅的思想。    
不过,在这一阶段还无法弄清牛是白还是黑。所以,仍处在禅门之外,只是见到了踪迹而已。    

水边林下迹偏多,芳草离披见也么?

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


著语:依经解义,阅教知踪;明众器为一金,体万物为自己。正邪不辞,真伪奚分?未入斯门,权为见迹。    

在水边、林下、萋萋芳草中到处都有牛的足迹。那辽天的鼻孔,冲天的气势,纵是深山老林,也隐藏不住。  

著语大意跟上述大同小异。所谓“众器为一金,万物为自己”的表意为:金镯、金炉、金项链等器皿,林林总总,形态各异,都是金子制造的。所以宇宙间的万物都出于一体,都与自己合而为一。  




三、见牛:从声得入  见处逢源

十牛图》的第三张图为见牛,即终于看到了真正的牛。

闻物之音声、见物之形色,这一直接的感觉,引触了大死一番后的禅定境界,即身心安然统一的三昧之境,从而得以使大活现成之后的个体、有限、差别世界与整体、无限、平等的本源相遇。开眼一看,万物全非他物。在眼前,只见一头心牛。

这时,才确切体认“自他不二,物我合一”的至理。由此亦可清楚地看到知与悟的巨大差别。

有一位和尚在劈柴禾时,听到一块干柴落地对发出的声音,顿时醒悟了。他作了一首禅偈:“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并大地,全露法王身。”  
意即掉落在地上的不是其他的什么东西,而是自他不二的无相的自己。纵横有别的万物并不是挡住本心之镜的明亮的灰尘,而是真如之相。山川河流以及宇宙天地。都是真理的表现。    


黄鹂枝上一声声,日暖风和岸柳青;

只此更无回避处,森森头角画难成。


著语:从声入得;见处逢源;六根门著著无差,动用中头头显露。水中盐味,色里胶青;眨上眉毛,非是他物。    

风和日丽,杨柳青青;河岸边的柳枝上,黄鹂在千呼万唤,啼啭不停,真是一派赏心悦目的风光啊!只见那岸边有一头高大的牛,牛角高耸,那种活泼之态,就是丹青妙手也难以画出。    

但见她处处显露,一样不差。从眼、耳、鼻、舌、身、意;到她的动作。仿佛水中的盐味,色里的胶青。表面一看不识真底,而实际上它的作用十分明显。你眨眨眉毛,睁眼看看,她并非他物,正是心牛。





四、得牛:久埋郊外  今日逢渠

《十牛图》之四为得牛。光是看到了牛,还不能使牛成为自己的东西,所以必须用手紧紧攥住她。    

这头长期在妄想的原野放逐的心牛。虽然现在终于找到了,但是牛的野性犹存。她还十分留恋那美丽的烦恼的草原,环境的影响仍然很大。稍有疏漏。他又会跑走。所以有必要紧紧把住缰绳,牵着她的鼻子。


古人说过:“见惑如破石可顿断,思惑如藕丝宜渐断。”(理须顿悟、事须渐修)也就是说,知性的困惑可以立刻割断,而情意的迷惑只有十分忍耐,慢慢地才能断除。因为见性悟道有深有浅,所以悟道后的修行是必不可缺少的。  

竭尽精神获得渠,心强力壮卒难除;

有时才到高原上,又入烟云深处居。



著语:久埋郊外,今日逢渠;由境胜以难追,恋芳丛而不已。顽心尚勇,野性犹存;欲得纯和,必加鞭挞。    

好不容易竭尽心智找到了牛,可她心强力壮,习性难改。有时才到清净的高原上,又急地逃进烟云深处。胜境牵引着她,她奔驰得那么快,难以追上,青青芳草地令她留恋不已,不思回返。要荡其顽心,净其野性,求得纯和之境,必须多加鞭挞,牢牢抓住她,驯化她的习性。  



五、牧牛:前思才起  后念相随

十牛图》之五为牧牛,即小心放牧好这头手中牵着的牛。在悟道之后的修行中,要保持正念不起邪念,既需要得牛的修行又需要牧牛的修行,即通过得牛使牛与我合一,通过牧牛使我与境合一。  

在日常千差万别的环境中.我们往往才起一念即生二念。看到美丽的花,就想把她摘下来养到花瓶里。虽然这种见到类物即起美化她的念头并非坏事,然而这随之而生的第二念往往会引发迷惑之心。  

为此,当一念已起时,能如“红泥炉上一点雪”那样,随即返回正念、抱持正念即可。这样的话,就会如古人说的“后念即生,前念自灭”,始终保持一个正念。    

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

相将牧得纯和也,羁锁无拘自逐人。


著语:前思才起,后念相随;由觉故以成真,在迷故而为妄。不由境有,惟自心生;鼻索牢牵,不容拟议。    

牧牛时当特别仔细小心,要把好鞭索,时时加以管束,以防此牛纵步走入尘世纷迷之中,以便把她驯教得纯和而不顽野,即使不用鞭索,他也会自动跟随着她的主人。    

这头牛本来已觉悟成真,由于迷惑她常生妄想。这迷惑不是来自外境,而是发自己心。所以要严加束教,耐心垂训。永远保持正念。  



六、骑牛归家:干戈已罢  得失还无

《十牛图》之六为骑牛回家。牛(真实的自己)与人(现实的自己)之间的干戈已息,到了无所谓得牛失牛的阶段。  


从发奋求道(寻牛)、谙习法理(见迹)、实践修行而见性入理(见牛)、彻底悟入以致见性悟道(得牛)、到努力在动中保持灭念(牧牛),已经费了一番辛苦,现在进入干戈已罢、人牛一体的境界了。现在不再需要绳鞭了。    

骑在牛背上,悠然吹起短笛,奏一支山歌俚曲,何等逍遥,自有牛儿载着你回家。这是一种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然安详的境地。见性已不再是难事,然而要把所见所悟变成己身之物却并非易事。比起彻悟,悟后的修行就难得多了。

骑牛迤逦欲还家,羌笛声声送晚霞;

一拍一歌无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


著语:干戈已罢,得失还无。唱樵子之村歌,吹儿童之野曲。横身牛上,目视云霄;呼唤不回,牢笼不住。  



七、忘牛存人:法无二法  牛且为宗

《十牛图》之七是忘牛存人。牛(真实的自己)与人(现实的自己)并不是自我存在的两面,而是一体,牛只是作为一种理念的象征物而已。    

苦苦地求寻,到得头来,原来追寻到的目标竞是刚刚仍在寻求的自身。这是一个回到本来的家,连牛都给忘掉的阶段。捕兔时套兔绳是有用的;抓鱼时鱼筌同样不可缺少。一旦捕捉到手了,工具就不再有用了。这也如乘船过河,到了对岸后,船就无用了。    

“忘牛存人”图中,也只见一位唯我独尊的人,在家中高枕无忧,牛的踪迹再也找不见了。

骑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闲;

红日三竿犹作梦,鞭绳空顿草堂间。


著语:法无二法,牛且为宗。喻蹄兔之异名,显筌鱼之差别。如金出矿,似月高云,一道寒光,威音劫外。    


骑牛回家后,牛已不现;主人高枕而卧,室外日已三竿。如金子出矿,月高云层,尽现本来面目。它的万丈光芒,延伸到无穷尽的时间长河里,永远高照一切。  




八、人牛俱忘:凡情脱落  圣意皆空

《十牛图》第八图为人牛俱忘。迷妄之心已经脱落,了悟之心亦无踪迹,这才是真正的空境。从寻牛到忘牛存人.虽然完成了参透生死的修行,在这之上更进一层,即不以悟为圣才是禅的真正特色。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佛之上”的境界。

牛头和尚(594~657)未晤四祖道信之前,修行之妙令百鸟衔花献奉;见到四祖识得祖师禅后,百鸟却不衔花赞叹了。开始他心怀圣意对百鸟之意感激不尽,在四祖启示之后,他识得一切皆空,他就不再把百鸟之意挂在心上了。

赵州和尚有一句妙语道:“有佛处不用住,无佛处急走过。”道的便是空境。一切无住,连无住亦无住。

鞭索人牛尽属空,碧天辽阔信难通;

红炉焰上争容雪?到此方能合祖宗。


著语:见情脱落,圣意皆空。有佛处不用激游,无佛处急须走过。两头不着,千眼难窥;百鸟衔花,一场懡锣!    

鞭、索、人、牛,一切都不挂在心上;碧空辽阔,信息不通,而一切皆通,红炉焰上怎么能容许雪花停留呢?达到这般炉火纯青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境界,才能不执著于美丑、善恶、是非、生死。    这种境界纵使你生千只眼亦难以窥透。这种境界使你为以前的沾沾自喜而感到惭愧。你就是那无边无际的宇宙,万物都与你一起,你获得的是大自由!  


九、返本还源:水绿山青  坐观成败

《十牛图》之九为返本还源,即“真空无相”的境地。这样诠释,人们容易把禅误解为一种不求实际的虚无主义。事实并非如此,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另一面。正如柳自然绿、花自然红,“真空无相”本来就是“真空妙有”,它有无穷的功用。    

“佛法高妙的人,看起来跟不知佛不懂法的凡人一样。”即“悟了同未悟”。因为本体就是本来清净,不染一尘的。通禅之人在本质上仍然不同于混璞未分的凡人。    

水绿山青,都是本来清净的真实存在,没有任何的造作;身居世间万物的荣枯流转之中,而能超然物外,冷眼观之,便不会流于世俗,居无为中而有为,做真正的主人翁!

返本还源已费功,争如直下若盲聋?

庵中不见庵前物,水自茫茫花自红。


著语:本来清净,不受一尘;观有相之荣枯,处无为之凝寂。不同幻化,岂假修治?水绿山青,坐观成败。    

大意为要说返本还源,还不如当下直观,如盲似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反而花费许多功夫。这样在凝寂的无为中,冷眼观察水绿山青的本来面目,便可以有异于变幻败坏之物;一切依照自然的本色去视听观察,便能与自然融为一体,获得永恒的生命,实现真正的价值!



十、入廛垂手:酒肆鱼行  化令成佛

《十牛图》的最后一图为入廛垂手。即进入市街上的酒屋鱼肆中,谦逊地为众生说法,使他们趋向于善,成就佛道。禅的绝对意义也就在于此,它的宗教意义也完全体现在这里。  


整体上来看,《十牛图》的八、九、十体现了真正的人的事理、实相和作用。本性即实相,即一切真实,作用即不仅利己而且要利人。利人是禅者孜孜以求的最高目标。一切的学问、修行都要为人,主要是为他人着想,为整个人类谋求更自由、更纯善、更有创造力的生活。这就是禅生生不息的源泉所在。    

露胸跣足入廛来,抹土涂灰笑满腮;

不用神仙真秘诀,直教枯木放花开。


著语:柴门独掩,千圣不知;理自己之风光,负前贤之途辙。提瓢入市,策杖还家;酒肆鱼行,化令成佛!    

大意为禅者在柴门里修行千日,以致衣冠不整,面带灰色,是为了继承先祖大业;修行圆满后,就步入广大的尘世中。到一切众生集聚的地方,去讲经论道,把生命的真理告诉众人,把禅的自由、创造、求善播撒到广大的世界中去,让枯木开花,整个的世界充满欢乐和笑声!

TOP
3#

回复:牧牛图颂


禅宗《牧牛图》



未牧第一

狰狞头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路转遥。

一片黑云横谷口,谁知步步犯佳苗。


初调第二

我有芒绳募鼻穿,一回奔竞痛加鞭。

从来劣性难调制,由得山童尽力迁。


受制第三

渐调渐伏息奔驰,渡水穿云步步随。

手把芒绳无少缓,牧童终日自忘疲。


回首第四

日久功深始转头,癫狂心力渐调柔。

山童未肯全相许,犹把芒绳且系留。


驯服第五

绿杨阴下古溪边,放去收来得自然。

日暮碧云芳草地,牧童归去不需牵。


无碍第六

露地安眠意自如,不劳鞭策永无拘。

山童稳坐青松下,一曲升平乐有余。


任运第七

柳岸春波夕照中,淡烟方草绿茸茸。

饥食渴饮随时过,石上山童睡正浓。


相忘第八

白牛常在白云中,人自无心牛亦同。

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


独照第九

牛儿无处牧童闲,一片孤云碧嶂间。

拍手高歌明月下,归来犹有一重关。


双泯第十

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含万象空。

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






未牧第一

狰狞头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路转遥。

一片黑云横谷口,谁知步步犯佳苗。







注释:


禅宗牧牛图又名普明禅师牧牛图,又名禅宗十牛图,在佛教里流传很广,近人如台湾的圣严法师和耕耘居士皆有注释或演讲。本人亦试图以自己浅见作些注解以图抛砖引玉。


作者普明禅师不知何年代人,修行者都很少关心自己的名份,著书立说无非为续佛慧命普度众生而已。观此图之构思皆出自真修实悟,从自性般若流露所出。


中国佛教禅宗自唐朝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正式开始过上农禅并重的生活。禅师在开示说法中少不了以日常生活的经验来训诫弟子精进修行。以牧牛来譬喻禅修方法并非偶然现象。


佛遗教经说“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


凡夫未修行前不知守法,不知持戒,胡作非为,造诸恶业。如狂牛野性难调难伏,被色身贪欲驱使侵犯别人的庄稼。


《法华经》把大菩萨的境界喻为大白牛,这里把沉沦五欲的凡夫喻为头角狰狞的黑牛。佛经中把善业叫做白业,把恶业叫做黑业。


在禅修境界上凡夫闭目所见内心一团漆黑,即是被五蕴黑云所障,若能证见自性无相光明即为破五蕴浮云(不过境界深浅有别,不可得少为足)。


或者有人要问,最初的黑牛从何进来?也就是说众生从何而来,人类是不是上帝创造的?这个问题我想在大乘经典《法华经》中可以找到答案,或者看《圆觉经》也有所启发。


众生本来皆具足圆满光明的佛性,如王子住在王宫里整天享受丰盛的物质生活,可能那天感觉这样太无聊了,于是就离开王宫外出游历,最后竟迷失归家的道路,也忘记了自己最初的王子身份,沦落为丐帮弟子!


父王(诸佛)看其挺可怜乃派遣两位得力亲信(菩萨)与王子一起共事,争取他的信任(四摄六度的修法),然后慢慢导归王宫,等待时机成熟最后才告诉他的真相:原来“我”就是王宫的主人,一切财宝是自己本来具足的。


所以,凡夫不管是否修行,我们都要顺其自然,时节因缘到了他自己就会发心去修行。不想修行的人因为还喜欢做乞丐,做乞丐还没有做够。哪一天不想过乞丐的生活了自然会去寻找修行的道路。


佛法是给有需要修行求解脱的人说的,不是卖膏药在大街上叫卖。真心求佛法的人会遇上真正的佛法!







初调第二

我有芒绳募鼻穿,一回奔竞痛加鞭。

从来劣性难调制,由得山童尽力迁。








注释:


这一图是说开始发心修行志求解脱。


古人说“修行无别修,贵要识路头,路头若识得,生死一齐休。”修行者如牛毛,得道者如麟角,可见修行得力者很少。


这不但由于凡夫贪嗔痴习气重的原因,更在于没有找到一个好的方法,没有明师指导,其次是没有好的修行环境,五浊恶世处处有障碍,染尘易就,道业难成,譬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牧童喻如发心志求解脱者。黑牛喻如妄想习气,在禅宗里面相当于内心漆黑一团的凡夫境界。芒绳喻如修行者所用的方法,在现时禅宗的参究法中可喻为正念疑情,若在净土宗可以喻为一句六字洪名,在密宗(唐密)可喻为持咒观想等,在数息法中喻为数息,在不净观中喻为观身不净。无非是以一念制万念。


参禅用功出门第一步,先把定方向不错,此方向者即是万缘放下。一般人不知宗门下所说放下所指为何物,以喻明之:如人身心欲睡歇般放下的状态是也。


达摩祖师语录中亦名息业养神。密宗行者中也有叫大休息法门。此是精神力量之源泉,是自在解脱之彼岸,是佛性之宝藏,亦是如意犘尼宝珠之体用。名称虽多所指的意思都一样。


其次是提起正念,所谓正念者,不念有无善恶、不著昏沉散乱之境界,即休歇妄想分别思量是也。


此提起者,是用心眼作主观照不思量境界,换言之,就是观照内歇向上一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亦步亦趋用去。


当知提起是放下的继续,并非与放下自相矛盾。在《圆觉经》中亦名随顺觉性。所谓发疑情,以一念代万念,其实都是在休歇放下的基础上用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放下提起用的都是不思量工夫,用时便用无文字。


一般人睡眠时亦能休歇少量妄想分别,但不能大休大歇,以其仍然执著无始以来妄想习气而不自觉知故。而且,一般人不是以观照之力作主休歇,而是在尘劳疲倦后不得已而休歇,醒来得到少量精神气力之后又继续造业,终日在昏沉散乱中打滚。


为什么修禅者能以禅定代替睡眠甚至以禅悦取代世间饮食呢?


原因就是禅定其实是一种深沉的休歇,比睡入昏沉更能获得最大限度的精神力量。然休歇一法所证亦有浅有深,佛经中说,如三兽渡河同到彼岸(喻如三乘行者),但涉水有浅有深。因此,有大悟一悟永悟者,有小悟得而退失者,有三十年方打得成一片者。


总的来说,只要以平常心用功,把用功当作家常便饭不可或缺,这样就可以入道而不易退转。






受制第三

渐调渐伏息奔驰,渡水穿云步步随。

手把芒绳无少缓,牧童终日自忘疲





注释:


用功到此地步,已经静多动少,粗相狂乱心息灭,梦眠安乐,身心轻软,日常生活中不会随便生气,也不太在乎别人说是说非,自得其乐。因妄想休歇,身心调顺,也很少生病,一般的小病都会自愈。


从图中可以看到黑牛的牛头已经变成白色的了,如得慧风吹散五蕴浮云。也即是除去初层的眼翳。天边现出明月,但仍然有白云遮蔽,光明没有尽显。到此境界已经尝到禅修的法喜,明白“我心如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寒山诗)的真实意境。可以说开了点小悟,见证少分自性清净光明。信心增长,担心失去境界,勤加精进不敢懈怠。






回首第四

日久功深始转头,癫狂心力渐调柔。

山童未肯全相许,犹把芒绳且系留。






注释:


工夫有了境界,要打成一片真难!


图中牧童把芒绳拴在树上,这样做并不是牧童想偷懒不牧牛了,而是狂牛的野性已经调伏得差不多了,不用那么辛苦去刻意看守他。


已经渐渐习惯于无妄想境界,可以说是自然而然不故意起妄念,并不是说没有妄想,只是定力还不太深没有照见更深层的妄想。


在此境界的人,住在深山静修妄念会很少,如果到城市看到各种境界,妄想就会多起来。所以历来修行者都要进入尘劳历境验心,磨砺自己定力。







驯服第五

绿杨阴下古溪边,放去收来得自然。

日暮碧云芳草地,牧童归去不需牵。




注释:


林下水边长养圣胎,饥来吃饭困即眠。这就是悟后的用功与未悟前的用功有别。到此境界所说的疑情正念同先前的理解不一样了,会理解得更深切,更加不能言语文字来表达。只要开始能入门,以后的路是车到山前必有路的。


什么是生活即是禅?


就是这样外表毫不起眼,平平常常。也不一定要隐居深山老林,市尘生活也没能障碍得自己的修行,为僧为俗,平常不二。此时自性光明较前更显,连牛腹都变白了,可以说是饥餐禅悦永忘饥!


牧童连牛绳都不用了,只需顾盼一下,牛儿自觉不会去犯别人的庄稼。这个时候说什么戒律都是多余的,他本心本性中已经不会起意去犯戒。


所以古时得道的禅师说“戒无持犯,亦无忏悔”六祖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这是工夫到那地步的人说的话,没有到那地步的还是好好拴上芒绳吧,以免糟蹋别人的庄稼。







无碍第六

露地安眠意自如,不劳鞭策永无拘。

山童稳坐青松下,一曲升平乐有余。




注释:


以前的是白天能做得主,现在连睡眠中都能做主了。


不但白天醒的时候没起心动念去作非分之想,就是在梦眠之中也不会起非分之想。以前还有看到自性心月的想法,现在连心月也无心了。简直是连无也无,因此这个图中连心月也没有,正是扫除悟迹,牧童不再会为悟的得失而愁心,所以坐在那里很快乐,法喜充满。


看看现在是不是已经成为露地大白牛了呢?还没有!尾巴没有转变过来,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没有完全空啊。






任运第七

柳岸春波夕照中,淡烟方草绿茸茸。

饥食渴饮随时过,石上山童睡正浓。





注释:


已经调伏成为大白牛了,此时人牛两无心。正是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以前有一个比丘在深山修禅定有了境界,觉得自己没有一丝毫妄念了,于是他就对外宣布自己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有一天他到城市化缘看到了境界又生起妄念,于是非常惭愧。


他向佛陀忏悔时问自己是不是已经犯了大妄语罪(未证果而自称证果),佛陀说那不是大妄语,这叫做增上慢,后来比丘再精进修行最终证得阿罗汉果。


所以凡夫的习气种子是非常根深蒂固,修行越深入越发现自己不够清净。因此修行不要得少为足,不可中止化城。






相忘第八

白牛常在白云中,人自无心牛亦同。

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




注释:


在虚空里面牧牛感觉如何呢!这个物质世界对于到此境界的人来说,行住坐卧都象是在虚空中。


这个世界已经变成一个东方琉璃世界。正如宝志禅师十二时颂说“长在人间不在世”这才叫出世高人呢。


如果有人怀疑修行者到此境界还会去同别人争名夺利的话,那就好象是一群疯狗为争夺一根骨头,当看到有人来的时候以为那个人是为了同他争夺骨头而对人汪汪吠叫。


图中不但看到明月了,还看到北斗星,真正知道用功的方向,在佛法上是属于已经会走路的人了,自信自肯。得无师之智。但并妄想习气还未尽。


唯识宗说“阿赖耶识甚深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白云虽然能透光,但白云也是云,仍然有障碍。故还有白云关未破。到此境界能看到他方世界,小千世界,大千世界。






独照第九

牛儿无处牧童闲,一片孤云碧嶂间。

拍手高歌明月下,归来犹有一重关。






注释:


虽然能够突出金刚眼睛全体露,但并非究竟解脱。若要坐脱立亡,生死自如,乃至神通自在,还必须加倍精进。能到此境界的人在此世间欲觅个知音也是很难的,毕竟修到这地步的人太少了。





双泯第十

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含万象空。

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




注释:


此大圆镜智境界也!


至此三千大千世界虽在目前,心无执著,看世界即非世界,看众生即非众生。菩萨于中不动道场而行度生事业,无人我众生寿者相。



明末憨山大师习定期间,以米面合野菜熬粥为食,三斗米吃半年尚有余。一天,在食后经行中恍然入定。不见身心,唯有一大光明藏,圆满湛寂,如大圆镜。山河大地,影现其中。自觅身心了不可得。即有一偈涌出:“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身心俱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起灭。”从此内外湛然,再不为声音、色相所障碍。过去的疑念,当下顿消,此即大彻大悟境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